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2-09-21 16:28
来源:本站
奋力谱写宝鸡慈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宝鸡市慈善总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主动融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坚持“慈心为民·善举济世”的宗旨,秉承“募集慈善资金,救助贫困人群,缓解社会矛盾,促进文明和谐”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慈善助困、助医、助学、助残、助老作用,积极进取,尽锐出击,奋力谱写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广泛汇聚社会力量,夯实基础,这是慈善工作的第一要务。宝鸡市慈善总会建立全员募集机制,积极拓展资源,着力探索多种募集形式,构建多元化慈善平台。10年来,募集善款善物2.21亿元,其中,以“一日捐”为引领,由市级领导带头,党政机关率先垂范,各行各业积极响应,募集资金831.49万元;建立冠名基金,发挥企业主力军作用,实行存本付息,10多户企业捐赠1386.64万元;构建定向捐赠平台,尊重善主意愿,募集善款2454.73万元;加强与省内外项目合作,争取项目资金2044.22万元,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建网络平台,募集善款1321.67万元,打造新业态,形成慈善健康持续发展。
民之所盼,慈善行之。宝鸡市慈善总会肩负起责任,把民生放在突出位置,以项目为载体。10年来,安排善款善物1.79亿元,精准实施项目30多个,惠及人民群众98万人次,让困难弱势群体从慈善项目中增加福祉,提升幸福指数。
助力脱贫攻坚,扶持群众奔小康。响应市委、市政府移民搬迁号召,资助太白县60万元,帮助智障、病残、无住房的60户困难家庭实施移民搬迁。依托慈善平台,引导爱心企业定向捐赠401.86万元,助力32个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产业扶贫”,落实徐—宝扶贫项目,安排资金200万元,扶持6个社区工厂和3个产业项目,带动306户贫困户就业和入股分红。持续开展慈安桥建设,安排资金1657.75万元,修建慈安桥269座,解决414个村、29.63万人出行难问题。据统计,10年实施慈善扶贫项目资金达2449.61万元,使32.5万人受益,有力助推了全市小康社会建设。
助学圆梦,用知识改变命运。市慈善总会关注未来,汇聚社会力量,募集安排资金2101.81万元,开展了“情暖儿童、圆梦大学、儿童之家、筑巢”等一系列慈善助学活动,救助家庭困难、亲情缺失和患重大疾病少年儿童13880人,资助中小学生5524人,资助大学生2065人。
助医解难,有效减轻困难群众生活负担。市慈善总会始终把困难家庭大病患者救助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开展了多项助医项目。积极与医疗机构合作,引导爱心企业定向捐赠509.92万元,由宝鸡瑞海医院、华济医院和高新医院实施“眼复明”、“关爱生命”项目,医疗救助10447人。2020年,市总会整合资源,实施助医帮困类慈善救助项目,对325名大病患者进行了2000—5000元救助,支出116.05万元。2021年10月,陕西西建集团连续5年每年向市总会捐款500万元,设立“西建”乡村振兴大病救助专项资金,以全市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为对象,开展助医项目,使230名白血病、骨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贫困家庭患者得到救助,支出232.31万元,彰显了慈善功德。
助困安老,促进社会和谐。市慈善总会把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准困难群体的难点,拓展传统项目内涵,加强普惠性,改善人民生活,每年春节期间,先后安排资金639.52万元,开展“慈善情暖万家”活动,救助困难群众16732人。重阳节筹措善款295.89万元,实施“关爱老人”和“农村幸福院午餐”项目,救助困难老人23638人,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抗疫救灾,让人民群众感受慈善力量。2020年以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宝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河南、商洛抗洪救灾等方面,市总会积极响应,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实行市县区联动,组织开展抗疫抗灾募集,先后为河南、商洛捐赠抗洪救灾款物254.48万元,为宝鸡抗疫防控捐赠款物2610.17万元,有力的支持了灾区重建和疫情防控建设。
慈善造福人民,10年硕果累累。在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紧扣共同富裕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拓展巩固脱贫成果,投入乡村振兴实践中,担当作为,开发新项目,打造品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