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8 11:00
来源:本站
宝鸡市慈善总会2024年工作报告
(经市慈善总会第五届第二次理事会议审议通过)
2024年,市慈善总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慈善协会的精心指导和市民政局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践行慈善宗旨,创新发展路子,多方筹措慈善款物,精准实施慈善项目,弘扬慈善文化,深化志愿者服务,创建慈善幸福家园,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全年共募集善款善物(价值)2.0776亿元,支出善款善物(价值)2.0963亿元,惠及困难群众9243人。市慈善总会被市民政局评为5A级社会组织,被省民政厅通报表扬为助力防汛救灾优秀案例,“西建大病救助项目”被省民政厅通报表扬为全省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优秀项目”案例。
(一)坚持党建引领,确保慈善工作政治方向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全省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会议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是以党建为引领。组织开展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及时向市社会组织党委汇报工作,完成了党支部换届,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建与慈善业务有机结合。自觉践行新修改的《慈善法》,强化依法行善意识,按法律法规办事,自觉强化思想作风建设,加强廉洁自律,管好用好善款,推进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党支部制定工作要点,制作更换宣传板面,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引导慈善工作人员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积极担当作为,开创慈善工作新局面。二是牢固树立慈善为民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健全各项制度,推进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着力加强组织建设,按照《慈善法》和本会《章程》,扎实做好市总会换届筹备工作,顺利完成换届任务。加强慈善队伍建设,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开展业务培训,强化素质,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促进干部队伍向专业化迈进,提升慈善的公信力。三是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2024年5月换届大会,市委副书记段小龙出席并讲话,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出席指导会议,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工商联、市残联等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天宏带领班子成员和相关科室多次调研指导市慈善总会工作,现场解决幸福家园创建、5A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社会组织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等问题,有力推动了慈善工作开展。各县区党委政府多次听取县区慈善工作汇报,调研指导县区慈善工作,将慈善工作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形成重视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四是加强对县区慈善协会工作的协调指导。建立上下联动机制,指导渭滨区、扶风县、陈仓区、千阳县慈善协会顺利开展换届工作,把一批有情怀、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充实到县区慈善队伍中,凝聚工作合力,不断探索慈善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促进全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积极做好慈善募集,培育慈善资源增长点
市总会始终将慈善募集作为慈善工作的重点,坚持全员募集机制,不断拓展募集渠道,创新募集形式,优化服务平台,推进慈善募集稳中求进。坚持引进和培养人才相结合,引进2名熟悉互联网、热心慈善事业的工作人员,充实到市总会机关工作。主动与省慈善协会、市民政局联系进行业务培训,熟练掌握了业务技能,在募集和宣传上创新思路、谋划项目。一是持续开展“一日捐”。市总会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制定方案,发出倡议,得到社会支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党政机关积极响应,爱心企业倾力支持,线上线下共募集善款33.55万元。二是巩固提升老善主。积极主动对接,在春节前集中开展有针对性地发动和走访善主活动,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继续落实陕西西建集团、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宝鸡诚誉房地产开发公司、华厦集团、长德源商贸公司、建安集团、陕西爱骨医疗股份公司定向捐赠资金,实施好慈善项目。市慈善总会以感谢信形式向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汇报了善款善物收支及慈善工作成就。市总会各会长带队,走访企业,座谈交流、增进情谊、携手合作、共商发展大计,赢得爱心企业的支持。先后专程走访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紫光辰济药业有限公司等5户爱心企业,密切与善主的关系,激发企业参与慈善的积极性。在走访过程中,并慰问30户企业困难职工,把党和政府的关爱、慈善温暖送到群众手里。傅金霞、何向、闫恒星、抖音网红“农村杨小靓”、“老挝媳妇MEE”等一批社会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奉献爱心,成为慈善募集新的增长点。三是培育新善源。新增了一批管理规范、前景好的企业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先后有宝鸡宏运集团、恒立源商贸有限公司、宝鸡市东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宝鸡智祺恒樾能源有限公司、宝鸡鑫诺特材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部环境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新诚和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陕西紫光辰济药业有限公司、陕西华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陕西乐榕融健康大药房、宝鸡开元大药房医药有限公司、陕西科兴药业有限公司、宝鸡市怡康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宝鸡市药品零售业协会等成为慈善爱心企业。通过市总会平台,宝鸡诚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向市教育局捐建宝鸡市第一中学高新校区1所,总投资1.75亿元。宝鸡宏运集团通过市总会连续4年每年捐赠500万元,共计2100万元(已到账510万元)设立了“广宏助学项目”,连续5年共捐赠500万元(已到账100万元)设立了“宏运暖心慈善项目”,捐赠141万元用于陈仓区“贾村镇广福村、东坡村村民医疗保险补助项目”,连续5年捐赠300万元(已到账100万元)用于褒扬见义勇为。四是增强对外联络,共同促进慈善发展。落实春节送温暖、六一关爱儿童、抗洪救灾、重阳节慰问老人、寒冬送温暖、“四个一万”、慈安桥等项目。2024年8月,咸阳市慈善协会来我市太白县、陇县慈善协会学习交流慈善工作;10月,徐州市慈善总会向市总会捐赠款物165万元。市总会赴徐州市慈善总会进行走访,学习交流,巩固两地情谊;福建省慈善总会会长雷春美一行在陕西省慈善协会会长吴前进等陪同下,莅临宝鸡考察交流慈善工作的做法,促进新时代慈善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五是齐心协力,做好网络募集。坚持市县区上下联动,共同发力,超前谋划,精心包装项目,多措并举,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省慈善协会与腾讯公益基金会发起的“乡村振兴·大爱三秦”和“9·9公益日”网络众筹网捐活动。在“乡村振兴·大爱三秦”网捐活动中,市县区慈善会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从项目设定、筹款目标、协会配捐等方面周密部署专场活动,聚焦和美乡村建设、扶弱济困、留守儿童关爱、退役军人关爱等方面,在腾讯乐捐平台包装上线了19个网捐项目,市总会以“宝鸡市合作社产业帮扶”“宝鸡慈善西山助学”“宝鸡市情暖幸福院”“宝鸡关爱退役军人”4个网捐众筹项目为重点。各县区慈善协会结合当地实际,开展调研,精准确定基础好、带动能力强、影响面大、社会关注度高的“太白幸福家园”“陈仓慈善大病救助”“渭滨慈善帮困助学”“金台慈善幸福家园”等15个网捐项目,得到广大群众的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组织人员赴省慈善协会学习、邀请省慈善协会进行现场指导培训、组织网络募集专人赴眉县等县区进行政策宣讲和线上募集操作等培训、会长分工包抓督导县区等举措,印制6000份倡议书,组织市属12支、县区6支慈善志愿者团队近1000人,采取制作宣传视频、设置宣传点、悬挂横幅、摆放项目展示牌、分发活动倡议书、现场介绍等方式,扩大活动宣传效果。扶风县、太白县、陈仓区等县区党委政府召开镇街、村社、民政、农业农村、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参加的专题动员会,形成人人募捐、人人慈善的合力。在网捐活动中,市县区慈善协会严格遵照《慈善法》,力求把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做精做细,严格执行筹款项目规定,确保善款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最大的效益。在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在市民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乡村振兴·大爱三秦”和“9·9公益日”网捐活动取得实效。据统计,全市13个县区和市级部门单位、社会团体4万多人参与,共募集资金1464万元,其中“乡村振兴·大爱三秦”网筹1229万元,“9·9公益日”网筹235万元。通过市慈善总会已拨付网捐资金967.44万元,剩余资金由省慈善协会直接拨付相关县区慈善协会。
(三)坚持精准作为,促进慈善项目提质增效
市慈善总会坚持以项目为载体,做精、做亮、做大市总会慈善品牌项目,千方百计增加群众福祉。一是做好春节困难救助和慰问,助力织牢民生保障线。2024年春节前夕,市慈善总会按照省慈善协会开展“暖冬关爱·慈善帮困”活动和市民政局“下基层、解民忧、暖民心”活动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及早安排,精心部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春节送温暖活动,慰问救助善款善物总计157.74万元。其中:市慈善总会安排慰问资金75.53万元,省慈善协会拨付慰问款物27.2万元,县区慈善协会自筹善款50.41万元,慰问救助困难群众2674人,扩大慰问救助覆盖面,及时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困难群众的手中。陕西西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定向捐赠4.6万元用于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开展春节关爱帮扶退休困难职工慰问活动。二是加快实施“广宏助学金”“健兰华厦助学金”、华山论剑、长德源助学等助学项目。根据省慈善协会和市慈善总会《关于2024年庆“六一”慈善联合大行动的通知》要求,全市开展了庆六一“情暖童心·爱心筑梦”慈善系列慰问活动。市总会走访慰问1925名困难学生,支出善款善物116.68万元。5月,市总会与渭滨区慈善协会举行了庆“六一”慈善关爱慰问儿童活动仪式。紧扣“童心筑梦·关爱明天”主题,精心谋划,挖掘潜力,整合资源,创新形式,安排善款善物40.7万元,使954人受益。市总会联合宝鸡市白求恩精神医药专家委员会、宝鸡市开元大药房在香泉镇中心幼儿园举行“筑梦童年·与爱同行”活动,向香泉镇幼儿园定向捐赠100个书包,价值1.2万元,为香泉镇中心幼儿园的6名家庭困难学生每人发放500元慰问金。陕西增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捐赠10万元,向市金台区金河尚居小学、陈仓园实验小学捐赠图书5600册。8月下旬,市慈善总会联合宝鸡宏运集团实施“广宏助学金”项目资金400.62万元,资助困难大学新生407名。联合宝鸡华厦(集团)房地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实施“健兰·华厦集团”帮困助学慈善基金项目20万元,资助大学、高中生75人。华山论剑西凤酒运营公司通过市总会为50名困难大学新生发放资助金10万元。实施宝鸡长德源商贸有限公司、宝鸡市恒立源商贸有限公司、陕西森美佳境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宝鸡盛业恒立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宝鸡市君诚建筑劳务分包有限公司及赵阳、张少龙、武晓敏助学资金10.2万元,资助小学生54名。三是大力实施关爱老人项目。市总会在重阳节期间安排善款善物101.25万元,开展关爱老人活动,慰问老人2445名。根据省慈善协会的安排及慰问资金、市县区慈善协会自筹50多万元,对全市困难老人、残疾老人、空巢老人、受灾地区老人走访慰问,共1700名。开展敬老助残活动,与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市残疾人联合会筹措善款21.25万元,慰问90岁以上高龄残疾老人425名。陕西御美慧乳业有限公司捐赠价值19.7万元中老年羊奶粉,用于敬老院、福利院的残疾老人、困难老人的健康营养补给,呵护老年人骨骼健康。组织20多个市直志愿者团队,200多名志愿者,深入福利院等养老机构慰问老人320名,送去米、面、油、奶粉等价值30万元的慰问品以及文艺汇演、志愿服务。四是积极实施“西建乡村振兴慈善大病救助项目”。市总会协同市医保局、市农业农村局全年确定4批救助对象333人次,拨付救助资金223.87万元。“西建乡村振兴慈善大病救助项目”荣获省民政厅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五是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实施关爱帮扶退役军人项目。春节和“八一”建军节共支出退役军人关爱基金14万元,对全市42名退役困难军人实施生活困难援助。六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项目。引导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宝鸡诚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定向捐赠扶风县法门寺刘家村35万元、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定向捐赠金台区硖石镇司家窑村6.4万元、宝鸡宏运集团定向捐赠陈仓区贾村镇广福村、东坡村141万元。市总会资助凤翔区紫荆村20.9万元,用于乡村振兴工作。七是积极参与抗洪救灾,发挥应急慈善作用。7月我市部分县区遭受重大洪涝灾害后,省慈善协会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带队,不畏酷暑,奔赴灾区,捐赠抗洪救灾资金15万元,协调华山论剑品牌运营公司、陕西亿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西安世纪盛康药业、苏州市弘化社慈善基金会捐赠价值155.65万元应急物资。市总会协调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调整捐赠抗洪救灾资金500万元。铜川市慈善暨扶贫协会两次赶赴灾区,捐赠了7.3734万元的资金和价值2万元的夏凉被等急需物资。宝鸡市药品零售业协会捐赠4万元抗洪救灾资金,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灾区的关爱。抗洪救灾期间,市总会共协调接收捐赠资金541.8万元,物资价值164.42万元,慈善工作人员连续奋战,加班加点,将救灾款物全部下拨至受灾县区开展救援和灾后重建、困难慰问,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困难群众的好评。
(四)全面推动慈善幸福家园创建,构建慈善关爱新格局
市慈善总会按照省慈善协会、市民政局创建慈善幸福家园要求,聚焦村社区孤独老人,精心推动慈善幸福家园创建。全年共安排121.6万元善款支持创建慈善幸福家园,其中支出50万元善款,主要用于100个村、社区慈善幸福家园建设,支持其完善内部设施。安排30万元善款,继续开展扶弱帮困送温暖活动。支出20万元善款,对残疾孤儿及孤寡老人进行救助。市总会对全市慈善幸福家园助餐点开展先行试点工作,安排21.6万元资金,对全市12个县区运营较好的助餐点位,在市民政局补助的基础上每人每餐(午餐)再补助0.5元。以凤县、陇县、金台、岐山、扶风全国联动示范县为引领,抓点带面,扎实推进,市慈善总会在扶风县召开2024年全市慈善幸福家园工程推进会,组织参观天度镇下寨村、法门镇宝塔村和午井镇高望寺村三个慈善幸福家园项目,现场认真听取慈善幸福家园建设工作情况介绍,总结全市慈善幸福家园工作成效,讨论印发《全市慈善幸福家园创建意见》,并以此推动全市慈善幸福家园创建工作。省慈善协会与陕西省电视台对渭滨区慈善幸福家园、陈仓区虢镇慈善幸福家园、扶风县高望寺村慈善幸福家园进行采编,在陕西广播电视台二套都市热线《陕西慈善 大爱前行》栏目,连续播出五期。全市新创建慈善幸福家园126个,累计达到637个,占全市村社区总数的54.5%。
(五)加大慈善文化宣传,营造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一是密切与主流媒体合作,拓展慈善事业发展的维度。切实加强与省、市新闻媒体的合作,深入采编慈善稿件,扩大慈善文化宣传。一年来,聚焦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等主线,突出慈善捐赠、慈善救助等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多种体裁,在《宝鸡日报》、宝鸡广播电台、宝鸡电视台、《慈善公益报》《陕慈快讯》《善天下》等新闻媒体发表稿件120余篇。重点与《宝鸡日报》合作,举办专栏,宣传了“乡村振兴·大爱三秦”网捐倡议书、“慈善一日捐”倡议书、中华慈善日“9·9公益日”相关宣传、宝鸡市慈善总会高质量发展综述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款事迹,树立典型,弘扬正能量。积极与省电视台合作,录制了爱心企业捐赠事迹、慈善幸福家园和慈善老年大学等五期专题片,在省电视台连续报道,深化慈善宣传,扩大宣传阵地,提升慈善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二是深入宣传新修改的《慈善法》,推进依法行善。坚持把慈善普法、募集、救助融为一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持续推进新修改的《慈善法》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活动,精心谋划,周密安排,市县联动,不断扩大宣传效果,开展了有规模、有声势的宣传活动。2024年9月5日,在市区世纪荟萃广场举办“9·5”中华慈善日和“陕西慈善周”暨“9·9公益日”活动,以“崇德向善 依法兴善”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慈善法》宣传活动。市总会制作展板67个,组织志愿者团队志愿者,深入广场、社区、企业、学校,向群众发放3000份宣传资料和慈善宣传品5400份。陕西西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冯西见捐款10万元用于开展慈善文化大讲堂活动,极大地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的热情,塑造了慈善的社会形象。三是加强自媒体阵地建设,提升发展慈善的温度。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坚持办好《宝鸡慈善会刊》《宝鸡慈善信息》和宝鸡慈善网站,上传宣传稿件140余篇及微信视频号24条,及时反映全市工作动态,交流工作经验,宣传先进典型,推动慈善工作稳步前进。对县区慈善协会13名宣传工作成绩突出的通讯员、信息员进行了通报表彰。市慈善总会组织召开了全市慈善募集和税收政策学习培训会,市县区慈善会56名慈善工作人员参加,邀请省慈善协会副会长强萃萍系统讲授了网络募集捐赠现状、网络募捐与合作募捐的区别、网络募集的具体内容、项目实施与设计的操作方法;邀请了宝鸡市税务局科长崔宏星讲授税收政策,学习掌握了慈善互联网募集和慈善税收政策,助力网络募集,守正创新,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六)以慈善活动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创新志愿服务,壮大慈善发展动力。全市现有慈善志愿服务组织794个,志愿者77194人,进行了全市慈善志愿者和志愿队伍网上注册登记,其中市直志愿者分会(队)12个,志愿者65148人。市总会坚持依托社区、面向基层,创新内容,组织志愿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共计服务361.6万小时,为困难群众送去人文关爱和精神慰藉。一是组织志愿者在重大节日开展志愿服务参与慈善活动。在春节送温暖、送关爱活动中,市县区联动,组织志愿者深入农村、社区和学校,上门慰问困难群众和少年儿童,共向环卫工人和困难家庭捐送羊毛马甲500件,价值6.4万元。2024年1月,市慈善总会联合金台区慈善协会、金台区东风路街道办事处走进陈仓园社区,开展书法家书写春联活动,受到了陈仓园社区及附近居民群众的普遍好评。3月,市总会组织12支志愿者服务队,以“弘扬雷锋精神·播撒爱心”为主题,深入乡村、学校、敬老院开展帮扶活动。从5月3日至6月10日,市县区慈善会动员87个志愿者团队670多名志愿者,深入18个社区、15个慈善幸福家园、15所小学和幼儿园慰问困难家庭儿童235人,其中志愿者团队自筹款物价值近8万元。5月,市慈善总会益善行直属分队赴陇县河北镇岐家塬村看望孤寡和残疾老人,共捐赠物资价值6000余元。“9·5”中华慈善日和“9·9”《慈善法》宣传周、寒冬送温暖等活动中,市县区组织志愿者深入农村、社区和学校,开展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二是慈善志愿团队彰显新风采。在全省慈善志愿服务推荐宣传暨“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周动员部署大会上,我市有11个慈善志愿团队和5人受到表彰,其中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服务总队、陈仓园社区慈善志愿者服务分队、金台区敬心堂老年大学慈善志愿者服务队、眉县首善街道东关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岐山县慈善志愿者服务总队被评为慈善志愿服务先进集体;马荣刚、王春霞、王琳、杨刚、赵若兰被评为慈善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眉县“爱为宝”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项目被评为志愿服务优秀项目;金台区敬心堂日间照料中心“爱心食堂”被评为“一元关爱”先进单位。三是组织开展“爱为宝”废旧衣物回收活动。年初,市总会与13个县区签订协议,落实回收工作责任。市县区慈善协会进一步强化措施,组织志愿者采取集中回收与日常回收相结合,加大回收工作力度,全年全市回收废旧衣物174.47吨,累计投放废旧衣物回收箱320个。
(七)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规范化水平
一是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法律法规,结合新修改的《慈善法》和《宝鸡市慈善总会章程》,新修改了19项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物,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从3月份起,精心准备、全面梳理、查漏补缺、组织专人、明确任务,申报5A级社会组织评估工作,被市民政局评为5A级社会组织。二是调整充实了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明确各自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机制,确保稳健运行。紧紧结合慈善组织漏洞管理和风险隐患全面排查专项整治行动,从市总会自身全面细致检查,深刻剖析并及时整改,不断规范和完善。三是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增强组织活力。在108个镇、438个村社建立了慈善工作站,夯实了基层慈善工作基础。